欢迎来到深圳大学考研信息网!

考研政治

当前位置:主页 > 公共课备考 > 考研政治 >

【真题回顾】考研政治主观题热衷人民日报

时间:2023-11-11|栏目:考研政治|点击:0 次

2015考研第一课,思想政治理论已于1227日上午落下帷幕。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怕是要笑得合不拢嘴了。今年5道分析题一共使用了7份材料,其中5份材料明确标注为“摘编自人民日报”。

5份材料中,尤其以2014年人民日报刊载的内容为多,比如20141121日、55日、526日、1024日、1029日、520日的见报内容都中选了。

这一清晰的导向显示,关注现实政治已经深刻烙印在考研政治试题之中。

互联网引关注: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

分析题第一题,题目为“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 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 取决于互联网的 命运共同体 ?”。

20141121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当互联网照亮“命运共同体”》。

文章刊载的背景便是1119日至21日,在浙江乌镇召开的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

该文开篇即提出,互联网是成为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

作者余建斌列举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例子,并特别点到习近平在致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所讲,“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接着写道,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诈骗和犯罪、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新风险,乃至于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的新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

点题句出现后,作者笔锋一转,讲述中国互联网如何“大有可为”。

文章写道,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壮大,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机遇。

对于首届互联网大会,官方颇为重视。

1030日,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和浙江省长李强就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相关情况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鲁炜说,该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在提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平台作用时,鲁炜就提到要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中国平台”,“让互联网成为人类的阿里巴巴宝库,努力不让它成为潘多拉的魔盒”。

看来,“阿里巴巴宝库”与“潘多拉的魔盒”已成为互联网管理中的一组辩证概念,而“命运共同体”的提法则彰显了合作和沟通的思路。

传统龙头企业转型:蚂蚁与大象的关系?

承接上一题,文章点出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并引述材料提出问题,如何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 蚂蚁 和 大象 的关系?

2014526日,《 人民日报 》刊登了《大象如何避免被吃掉》的文章,说的就是蚂蚁和大象之间的竞争关系。

文章认为,“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 大象 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 蚂蚁 ,仗才有的打”。

该文开篇写道,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作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那么,面对“蚂蚁军团”的威胁,作为传统龙头企业的“大象”该怎么办呢?

文中直指,今天,几乎没有不谈互联网或者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家。但是,这些“大象”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应用却多数停留在技术甚至工具层面。

文章倡导对“大象”进行彻底的改造。

该文以海尔为例,提出最具革命性的当属张瑞敏代表的第三种观点:互联网思维会彻底颠覆传统产业,如果不进行脱胎换骨的革命,“大象”早晚会被吃掉。

作者认为,海尔正在进行的尝试如果成功,可能是“大象”根本的自救之路。因为,既然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

文章最后说,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成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大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让蚂蚁去对付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壮的蚁群则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20148月,中央深改组组长习近平在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曾经提到“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要求。

看来,媒体领域之外,互联网思维这个大热的概念也在冲击各个传统行业。

推进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今年考题中,可能最容易被猜到题目,就是关于依法治国。

1027日,在深改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无疑是今年时政领域的重点话题,那么,考研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点在哪里?

从其所引的《人民日报》材料便可知晓。

题目所引用的两份材料,其中之一是《人民日报》1024日刊载的文章《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

文章写道,“当越来越多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该文同时说明,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来药方,但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文章写道。

另一份材料则援引自《人民日报》1029日的文章:《“党大还是法大”是个伪命题》。

文章写道,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考研题目正是这两段材料所指方向,一面询问法治为何“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另一面提问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和”文化:国强不称霸

题目中,有一道考题,询问考生“毛泽东和蒙哥马利的 对话 反映了什么?

这道题目的部分出处是人民日报2014520日刊登的文章:《“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

该文引述了1960527日,毛泽东同志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的对话。

蒙哥马利说:“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毛泽东说,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文章评论道,“蒙哥马利之问”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 频道 上。

文中引用了习近平的话,“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 和 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文章写道,读懂了“和”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的血脉,就感受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那种无法改变的“和”的气度与内质。

今年,中国在APEC上的“主场外交”突显了其国际影响力。2016年,中国将主办G20峰会。

可期的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动作背后的逻辑仍是,中国的发展会造福世界,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融在血液。

 

 

  

上一篇:考研政治冲刺阶段复习重点汇总

栏    目:考研政治

下一篇:【真题回顾】考研政治分析题谈论互联网思维

本文标题:【真题回顾】考研政治主观题热衷人民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szukaoyan.cn/gonggong/zhengzhi/2214.html

首页| 招生资讯| 院系信息| 专业课备考| 公共课备考| 复试备考| 汇总/问题/资讯| 研究生导师| 教材/资料 | 联系我们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深圳大学考研信息网,本站为您提供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报考咨询、考研真题、专业课笔记和讲义、考研辅导等信息资料。

合作洽谈QQ:2227067247 邮箱:2227067247@qq.com 深圳大学考研QQ学习群:3092818462020深圳考研交流群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9 深圳市科都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2713号)

收缩
  • 电话咨询

  • 0755-26654878
  • 13534233672